吡蚜酮是吡啶杂环类杀虫剂,先正达于1988年开发,应用方向是防治同翅目害虫,拥有不错的内吸传导性。
相较于烟碱类产品,吡蚜酮不具备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且半衰期较短,不太适合做拌种剂和土壤撒施颗粒剂。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多为喷施用药,对防治稻飞虱尤其出色。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至9月20日,吡蚜酮共有466个证件。其中,原药登记证38个,单剂登记证220个,混配登记证208个。终端产品中多与烯啶虫胺、噻虫嗪、阿维菌素等产品进行复配。
吡蚜酮的崛起
众所周知,一个产品在市场能迅速上量,恰逢其时并顺势而为很重要。通常情况分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某个成熟市场的主打产品被禁用,而新品效果接近且是唯一选择,直接填充市场空白,例如当年的草铵膦接替百草枯;
第二类是某个市场的需求逐渐扩大,新品能够满足需求,比如近些年药肥和拌种剂的需求增大,带来烟碱类产品噻虫嗪、噻虫胺等需求迅速扩大;
第三类是某个市场的老产品竞争乏力或退出,如高毒制剂禁用等原因,新品相对于其他竞品在药效、价格、登记数量、推广意愿等方面出类拔萃,从而带来该产品的迅速起量,吡蚜酮则是此类的代表之一。
当年水稻区高毒农药禁用,传统烟碱类产品吡虫啉、啶虫脒用于防治稻飞虱特别是褐飞虱,效果一般且抗性高。吡蚜酮本身属于相对的新品,高效低毒,各个厂家推广意愿强,登记数量集中爆发。产品售价在2014年低于12万元/吨,满足了吡蚜酮在国内最大的农化蛋糕——水稻区上量推广的契机,于是从2015年起,吡蚜酮迅速大热,并持续多年。
不同于水稻区螟虫防治药剂的选择众多、各有利弊,目前防治稻飞虱的药剂仍以吡蚜酮及其复配产品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其他产品短时间内无法撼动其用量第一的地位。
吡蚜酮的困境
随着各原药企业产能陆续释放,大田药剂竞争日益激烈,吡蚜酮主要用来防治水稻区和部分果树区的蚜虫,目前并没有明显可以激增用量的方向,导致该产品成了原药厂家、制剂厂家、甚至经销商、零售商均卷至薄利润成流量产品的境地。
2015年,吡蚜酮在水稻稻飞虱市场大热,各个厂家在其单剂和复配产品投入力度达到顶峰。原药价格除了2018—2019年由于产能和厂家等因素出现短暂回落,一直维持在相对高位,2020年原药成交价站到了24.5万元/吨的高点。
刚需行业的供不应求,必定会催生供应端产能无序扩张,众多厂家进入热点市场参与竞争,导致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于是,吡蚜酮单剂开始拼价格,逐步演变成复配产品也开始拼价格。产能转移叠加环保严查、供需时间点错位等众多原因,原药价格变化超出各个厂家预期,导致操作吡蚜酮的下游厂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特别是没有原药支撑的制剂厂家。
水稻市场是很多厂家的必争之地,但是除去近年热度较高的三氟苯嘧啶,对于更多的厂家来说,在防治水稻稻飞虱方面,除了吡蚜酮,并没有太多优秀产品去推广。呋虫胺市场表现不错,但是相比吡蚜酮,呋虫胺在实际的推广应用和药效上,更像是个还不错的竞品,并不是具有差异化的替代品,且很快就走上了吡蚜酮拼价格的老路,所以也没有形成特别亮眼的表现。
市场展望
品牌溢价和生产成本,是生产厂家普遍关注的两个重点。相对于农业生产总投入,农药成本占比并不高,但现在的终端农户越来越关注哪些产品能够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
近年发展迅速的三氟苯嘧啶,其使用成本大致是吡蚜酮的3~4倍,但并不妨碍该产品得到水稻种植大户的青睐。除了产品自身特性以及品牌优势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推广和实际应用上,三氟苯嘧啶确实帮助终端用户节约了时间和人工成本,产品的高定价也给制剂厂家带来不错的利润水平。
三氟苯嘧啶在短期内并不会有太多厂家有证件进行操作,而我国的农业结构也很难效仿欧美的大农场模式。小型种植户不会投入大量精力盯着农田,吡蚜酮制剂在水稻市场占有的市场份额短时间内很难被抢占,未来谁能将渠道进一步下沉推出更好的作物凯发娱发k8的解决方案,帮助农户省时省力,节约各类成本,谁才能在这场内卷竞争里站得更稳,走得更远。
确定原药采购价格是下游厂家在控制生产成本方面的一个重要工作。原药市场相对透明,但却时常波动,如果制剂厂家与能够提供更优采购节点和节奏的供应商紧密合作,就意味着有效地节省采购成本,集中精力和资源参与制剂端竞争,在这个越来越“卷”的市场上巩固地位。
究竟谁会在这场内卷中杀出重围,成为水稻小虫防治的下一个爆品,我们拭目以待。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凯发娱发k8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