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咖说:加强农药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研发生产 | 文章中心 | 农药资讯网-凯发娱发k8

行业大咖说:加强农药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4-26 信息来源:中国化工报、农资导报

 

       4月21日,农药产业新质生产力促进主题交流活动在江苏南通举行。本次交流活动以“新质赋能 智引未来”为主题,政府部门领导、院士、专家及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农药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可行之道。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彬:

积极应对行业新形势,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

       中国农药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无疑是走在所有细分行业前面的先进分子之一,但当前仍面临创新能力与跨国公司有较大差距、农药“零增长”与减量使用带来新挑战、环保安全形势影响原药供应链、发达国家通过限量残留标准设立绿色壁垒等挑战。

       对此,我建议:一是要加大面向未来的自主创新。企业需要对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有清晰、准确的把握,以应对当下全新、激烈的形势变化。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提升科技创新成效。企业要深耕某一领域,积累知识和经验,同时坚持市场导向,将市场作为检验科研创新价值的重要场所和重要标准。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科技创新要与公司战略和组织体系有效衔接,建立良性的产出激励机制,并营造外部“生态圈”。四是要构建良性的文化环境,形成尊重人才、开放包容和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五是建立一支深耕行业的企业家队伍。我们的企业家要逐步适应科技创新的思维方式,与科学家形成合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

加强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生产

       目前,农药行业还面临创制研究本身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长期大剂量使用导致的有害生物抗药性、农药残留,以及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国际形势严峻等问题。对此,我建议行业聚焦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机制创新,积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农药行业加强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生产,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其中,加强农药科技创新是农药行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内涵。

       具体而言,我建议行业下一步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在农药创制中的应用,手性农药的创制及产业化,防控重大病、虫、草的绿色农药创制及产业化,rna生物农药创制及产业化,残留效应与环境生态风险评估,智慧农业与精准植保发展等方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郑裕国:

走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生物制造引领产业变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生物制造。生物制造在生产原料、加工工艺等方面颠覆旧有技术手段,将推动农药、材料等重要工业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

       农药生物制造以开发绿色生产技术和产品为目标,通过合成生物学等手段实现农药的增效减量和生产过程减碳。目前,生物制造技术已经应用于多种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生产,如井冈霉菌及其衍生物,可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是使用面积最广的无公害农药。同时,生物催化剂技术可以替代化学合成应用于农药生产过程,如l-草铵膦生物制造技术,经验证,可实现100%转化率,产物得率超过99%。

       生物制造作为一场新型的“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物质生产方式,通过建立低污染、低能耗、高原子经济性的产品生产路线,引领农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告别“内卷”实现“弯道超车”

       农药行业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承载着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任。我国正处于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只有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行业深层次变革,才能打破内卷,“弯道超车”,在国际舞台赢得更大的话语权。

       对此,报社团队建议:一是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寻找机遇。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剂、智能制造等新技术都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质生产力,将迎来巨大市场机遇。二是聚焦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做好剂型创新、配方创新、应用技术创新等。三是坚持长期主义,用心打造产品,做有品牌的农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农资导报作为《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权威媒体,将继续围绕报社“主战场、制高点、讲故事、生态圈”12字新闻工作方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发掘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问题,打造现代农业高端智库,为细分市场树标杆,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健: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致力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创新

       建设农业强国,是国之本,民所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指引。

       作为一家主营植保产品的上市企业,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江山股份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公司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响应国家农药减量增效号召,坚持创制为主的研发策略,近3年研发投入近7亿元,申报专利100多项,储备新产品超10种;二是持续完善农业“链式”一体化服务体系,结合区域综合特色创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三是持续深化智改数转,以智能制造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四是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加快推进传统产品转型升级,让传统产品“老树发新芽”。

       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人才、研发、技术、资金等优势,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面貌,培育和打造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江山智慧和力量。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利:

坚持“3 1”方向不动摇,持续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江山股份作为中国农药制造重点骨干企业,已赓续了66年的历史传承,在农药研发、制造、凯发娱发k8的技术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对于新质生产力在农药领域的体现,我们认为包括科技创新引领,高效低毒、新创制产品,生物育种、一体化服务和技术革新、转型升级等4个方面。近年来,公司围绕专业化、差异化、品牌化的战略要求,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明确农药原药、制剂、新材料和氯碱 热电的“3 1”产业方向不动摇,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增强外延发展和内生增长动力。

       在农药原药上,江山股份主张以“创制为主”,部分科技成果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在服务农业终端上开发生物育种技术,积极响应、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原药生产、制剂生产、环保处理等方面实施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升级;通过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加强技术革新,持续推动农业服务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周普国:

三管齐下应对产能过剩,推进行业深度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农药产业已到了关键发展时期,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无疑为我们行业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农药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在于农业,并以农业的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手段,提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农业要素,优化组合形成全要素生产力,在促进农药生产力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加快推进农药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农药的高质量发展。

       农药新产品的创新,无疑是我国农药未来发展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必要之路,农药企业要把握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所要求的全面提升粮食单产水平为导向,制订好植保措施,针对性进行农药研发;同时,还要把握住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育种对农药的创新、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对于农药的负面影响。中国虽然是农药出口大国,但还要持续提高走出去的组织程度,增加出口产品专利拥有程度、增强自主出口性、深耕目的国农药市场。这3个问题解决好,才能积极应对并化解中国农药产能的过剩问题。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

服务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

       对农药行业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

       过剩产能、老产品积压导致企业效益大幅度下滑,抗药性不断产生,都在驱动越来越多创制产品不断涌现。但我们也要看到,国际上很多创新农业企业正呈现集中趋势,我们需要反思,还能走多远?未来走到哪里?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原创产品是创新,应用过程中也充满着对新质生产力的发现。生产环节,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是引领改善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将来行业会越来越重视生物技术、生物制造对创新技术方面的引领,如转基因、基因编辑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催生新的生物农药和农药原料等。

       为农业现代化服务,是农药行业的终极使命。因此,我们也要把注意力更多聚焦到粮食安全方面,围绕国家政策改变经营策略。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最终落脚点在企业。同时,也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避免未来类似于再发生此轮产能无限扩张下供过于求持续时间过长的不利现象。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

改变新模式增加新动能,借力提升农药产业地位

       农药工业是精细化工的分支部分,因此对于农药产业来说,我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装置、新设备等,很多都是“拿来主义”,包括生物制造、催化技术、纳米技术等,也都是拿来为行业所用。因此,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提升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变新模式、增加新动能是更加重要的。

       从目前情况看,高毒农药淘汰工作基本完成,10个已经淘汰了8个,但社会对于农药的认识还是非常片面,停留在高毒农药的阶段。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借助新质生产力提升农药产业的地位、从社会层面上为农药发声,这是行业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动员全行业的力量,提升社会对于我们农药产业的重视程度。

江苏省农药总站站长邓建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保护缺一不可

       关于农药产业新质生产力,我们最近也做了一些调研。农药新质生产力,从新产品创制、设备工艺创新升级、管理创新等,都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近两年农药产业处于低谷期,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于行业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农药企业都非常关注产品登记,登记评审是一把尺子,涉及服务、责任和公共利益,既要鼓励创新、引导创新、保护创新,又要科学安全,对“新”的东西需要超前谋划新的处理办法,不能把创新遏制在萌芽阶段。

       受多重因素影响,近10年江苏的农药企业减少了一半,有的关闭、有的转移,但我们始终鼓励企业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都深知农药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当前正是江苏小麦赤霉病防控的关键时期,通过推广应用新创制的高效药剂替代老旧药剂,解决了赤霉病防控效果不佳的难题,既控制住了小麦减产,又保证了小麦品质安全。同时,创制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多么重要。

山东省农药行业协会理事长、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辉:

建立企业创新自信,三方协同共促发展

       作为企业,我们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我们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鼓励。行业企业要自信,农药创制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要相信我们的院士、科学家和试验单位;其次,企业和政府不应该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共同为行业服务、为农民服务;同时,一定要形成协同作用,创新科学家、创新企业家、创新的政府需要有效地结合起来,否则一事无成。中国的航天、中国的北斗,如果没有试错的成本,就没有今天的成功。中国的农药一定不会次于国外,但是一定需要时间。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柏集:

创新还需贴近实际要求,保护机制亟待建立

       农药行业谈创新,离不开基层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需求,离开用户的创新就是空中楼阁,注定无法实现产业化。我们的产品研发创新不需要太“高大上”,更应该贴合中国“三农”的实际问题,这样才可以落地深耕实践。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对于创制产品的保护。回看过往,一开始为模仿和引进,国内技术很难形成保护机制,这在发展过程中是正常现象。但在目前提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下,如果不建立完善创新保护机制,就会出现“谁创新谁死”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严峻的障碍,希望政府层面可以帮助维护好法律法规环境。

       我们常说要鼓励竞争,指的是鼓励正面竞争。我呼吁政府加大打假力度,严打严管,维护行业环境。此外,创新是需要合作的,企业不能单打独斗。社会发展规律就在于分工合作,企业、科研院所都要将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去,促进各种资源的配置合作。

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现全:

差异化发展提升竞争力,新产品落地条件需改善

       我一直做研发,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感触很深。先达股份从成立开始便坚持专业化、精细化,坚持做创制产品。今年公司首次出现了亏损,我们便果断在年初决定将同质化产品全部停摆,专做创制产品。

       什么是创新?当我们看到,民营企业真正是创新的主体,创新已成为民营企业生存的必须条件,这时候创新就真的到来了。中国农药创新虽然和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但绝不是高不可攀,我们可以通过差异化发展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先达股份就一直坚持这个原则,围绕中国市场和中国作物的特点,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只有这样的差异化发展才能让企业找到突破点。同时,面对行业创制大环境,比如生产、环保、安全、首套工艺认证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我希望能得到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的关注和助力,为新产品的落地提供更好的条件。

海利尔药业集团董事长葛家成:

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创制”,新化合物登记流程盼缩短

       海利尔从制剂开始就非常重视研发,目前专职研发团队已达400多人。虽然从一开始的制剂研发到现在的合成、新化合物研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对于研发的力量在不断强大。近年来,公司加大了与跨国公司在新化合物方面的对接。我们发现跨国公司对于国内新化合物非常关注,他们也认为中国创制速度在加快,中国将是全球未来10年内提供新化合物创制的主要力量。

       目前看,新化合物登记时间较长,希望在落地上主管部门可以加大支持力度,助力中国自己创制的产品尽快应用到国内市场。同时,我们还在关注如何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这方面我们公司也在和跨国公司合作,借助他们的推广和管理经验。但这也需要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等的共同支持,保护创制不被模仿和冒用。

浙江宇龙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华龙:

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创制产品亟待政策支持

       创新,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我们公司长期以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特别是在研发管理方面不断寻找新的思路,不断激发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我们的农药创制在行业内是相对做得比较早的,最近几年也有和其他平台进行合作,未来还将加强平台投入。

       此外,我们自己的研发团队创制也已经更加完善,去年向市场推出了全新的研究成果。未来,我们还将坚持创新。同时,也呼吁行业主管部门对国内农药企业的创制产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减轻企业的重担。

允发生物集团董事长母灿先:

创新需面向全球市场,以“中国规则”突破贸易壁垒

       新发展理念和新方向鼓舞人心,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专精特新”,我的理解是每个企业至少有一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领先,才能叫“专精特新”。现在大家提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为核心,才能实现高质量增长。

       农药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面向全球市场。中国农药市场只有全球8%~10%的市场份额,如果我们的很多创新包括化合物创新只在中国发展,很难实现持续性创新。我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面向全球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而不是只局限于中国市场。

       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创新已经在全球取得领先。中国农药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品牌以及渠道上的困境,同时还面临准则和壁垒问题。对此,我建议将国内农药登记规则融入全球,原药数据参照oecd或者epa准则;分步实施加强数据互认的全球化工作,可以先从“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国家着手(这些市场占全球70%左右的市场),后续再与欧美等国家互认;同时,还要建立一种机制来制定相应的规则,让专家、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

       允发生物引领全球制剂创新如微胶囊制剂、纳米农药等,希望能够通过合作建立纳米农药“中国规则”,让中国规则引领全球。此外,专供出口登记政策限制非常多,是否能够放开?以便鼓励更多企业尤其是创新企业参与全球市场。

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范朝辉:

农药行业已实现质的提升,产能“内卷”还需干预指导

       在农药行业已经非常“内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做下去?中国的农药从手工到现在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一系列的变革中已经实现了中国农药质的提升。围绕新质生产力,我们要坚定找好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绿色智能工厂建设、先进工艺如生物农药、生物技术的采用上,找到我们的定位。

       我国农药产业目前的产能状况需要政府的干预指导。对于一些工艺落后,没有任何先进性、没有任何未来发展方向的过剩产品,牺牲我们的安全、环保的低质量扩产,应该予以限制;对于没有任何技术性、以竞争为理由扩大产能的老产品,应予以指导。我呼吁围绕中国农药的高质量发展,限制一些“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山东科赛基农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铭:

研发与市场有待加强,行业面临新挑战

       我国是农药生产大国。经过20年的发展,产能非常大,特别是非专利农药的产能已严重过剩。就像一个橄榄球,中间产能很大,但是两头的市场和研发不足。真正的农药强国,应该像哑铃一样,中间产能没必要那么大,但是要把研发和市场搞上去。

       现在农药行业的头部企业已经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在研发端,但研发的新化合物到底是感冒药还是抗癌药?它的商业价值是不一样的。而在市场端,国内市场消耗20万~30万吨原药就够了,但是现在产能达到300万~400万吨,这么大的产能如何开拓国际市场?过去20年,中国的农药贸易挣的是搬运工的钱,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渠道。但是现在300万~400万吨的产能,渠道建设、品牌建设如何来做是一个巨大挑战。将来,新专利化合物走向国际市场,面临的挑战更大。所以真正的农药强国,市场和研发都应该是非常强的。

陕西省农药行业协会会长、农心作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敬敏:

全力以赴创新,期待更有利创新的环境和政策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我们应该高兴地看到,我们农药行业不管是在新药开发、剂型创新、应用创新以及作业方式创新,再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几乎所有类型的企业,不管大小及历史的长短,都在全力以赴地通过创新而奋力改变发展模式。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行业,创新都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更期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更有利创新的环境和政策。特别是在新药登记上的标准,建立更周到的沟通机制,相信凭着中国农药同仁的勤奋和努力,我们一定会从农药大国成为不断强大的农药强国。

江西省农药行业协会会长、江西正邦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文康:

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实现种植用肥用药“三精准”

       对于新质生产力,我有几点理解。其一是新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的赋能。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通过算法、算力对农业全球、国内种植结构进行分析、预判,指导合理分布种植农作物,减少部分农作物产能过剩,增收不增产;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的结合,进行数据和多地田间气候等因素的采集,对农业种植的农事活动进行指导,引导精准高效的种植。

       其二是新材料产业对现代农业的赋能。比如新型环保农膜材料可以降低农膜的环境污染,提升保温、保水、除草等功效;新型自然分解型农药包材,可以减少农药包材随意丢弃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其三是人工智能 生物技术对现代农业的赋能。通过创新化合物的筛选如人工智能的模拟,加快新化合物的筛选的总量;通过ai技术,自动识别病虫草害及所需营养,精准给出凯发娱发k8的解决方案,提升精准用肥用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滥用。 

河北农信集团董事长王杰:

加大战略新兴产品研发投入,全力建设农药企业品牌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农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信实践路径主要包括: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公司从2020年起,每年投入销售收入5%以上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尤其是在战略新兴产品上。在去年,公司确定了企业未来5年战略,那就是纳米农药。我们从研发中心改造、生产工程工艺改造、品牌运营和推广,进行全方位的板块快速响应。今年4月1日推出我们第一个纳米产品农信战神,30%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坚定在行业里讲农信纳米的故事,走好农信纳米之路。

       二是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权威媒体合作。如cctv、农资导报、工业协会等专业平台、自媒体等,讲好农信故事,赋能“三农”发展。

       三是加快智能制造登记优化,引入自动化、智能化、大数据硬件和软件、提升制造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

       四是夯实服务水平,加强对作物周期的研发,加强对消费者的专业赋能。农信在2021年推出了“3327”服务策略,通过这种策略打造专业的服务队伍,并加快赋能种植者。

江苏蓝必盛化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颜泽彬:

新质生产力增加发展动能,深耕废水治理助力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化工园区及农药等企业的废水治理提供系统化凯发娱发k8的解决方案和成套产品系列装置。

       化工行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含盐量高等特性,行业企业在废水处理过程存在操作复杂、效果不稳定、运行成本高等现象,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以技术研究院、工程设计院、环保培训学院与化工污染综合治理联盟形成“三院一平台”,集成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20余年丰富的化工废水处理实践经验,形成30多项专利技术的工艺包,开发出生物、物化、零排及资源化三大系列16个单元技术产品装置,实现技术产品化、模块化、智能化、标准化。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强劲的动能,未来公司将继续遵循绿色、低碳、循环的新发展理念,提供科学、安全、便捷的工艺及产品装置,保障化工园区及企业污染治理实现“省心、省钱、省力”,助力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凯发娱发k8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站地图